欢迎来到海口观澜湖华侨学校
海口观澜湖华侨学校
校园端午节活动
浣溪沙•端午
苏轼. 宋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民族精神,历久弥新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
端午节凝结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
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
端午佳节,龙舟竞渡,粽叶飘香
为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让观侨学子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过好传统节日
小学部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
端午节主题活动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粽“编”龙舟船
在我国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竹编成为一颗耀眼的明珠。在观侨,非遗文化走进美术课堂。
同学们拿起颜色不同的篾片,听着老师耐心地讲解,穿越喧嚣与嘈杂,用心感受竹子,用心聆听微风拂过竹林的自然之声,正如苏轼所说“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竹篾在同学们的指尖一挑一压、交相缠绕,一件件作品有模有样地完成,成功的喜悦感浮现在大家的笑颜中。
粽“美”珐琅展
景泰蓝全称铜胎掐丝珐琅,简称珐琅.约在13世纪由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历经元,明,清几个朝代,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在观侨,我们一起学习走向世界的艺术。
在体验过程中,孩子们从最初的涂胶、掐丝开始,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逐步完成掐丝、调砂、点蓝的制作过程,顺着图案一点点粘贴,在一弯一绕之间,令人惊喜的艺术效果立马呈现出来。“掐丝为笔,填砂为墨”,在点线穿插、色彩修饰之间,一枚枚小小的珐琅粽子在手中诞生,将传统艺术的美与现实连接,让传承有了更深的意义。
粽“拍”表情包
找呀找呀找朋友
找到一个好朋友
小粽子们在哪里呢?
快来操场解锁你的运动棕
篮球场上、跑道上都有他们的身影哦
赶快和小粽子一起合影吧!
图书馆和教室
是学习棕最爱出没的地方
知识是积米成“粽”的过程
有了学习棕的陪伴
你一定可以发挥出“粽”
粽“粘”毛球画
制作开始啦!老师为孩子们分发材料包,并进行指导讲解。随后,同学们便在白板上画出可爱的粽子图案,接着小心翼翼地用彩色毛球进行装饰粘贴,为单调的画增添了不少光彩。孩子们沉浸其中,尽情享受DIY的乐趣!
粽“拼”国潮风
以粽子划龙舟为创作题材,圆形卡纸化身成龙的身子,添画龙鳞、海水等元素装饰画面,素描纸画出龙头、龙尾,通过拟人的手法把粽子拟人化,采用剪纸粘贴方式,让半圆形龙舟动起来,生动形象的小作品烘托出了节日气氛。粽“拼”国潮风
粽“制”香囊包
穿针,绕线,打结,将香料装进香袋里,块块简单的布,在孩子手里都变得不简单一一孩子们的巧巧手让这些普通的布匹都化作了一个个精美的香包,看,这些香包造型各异!有些是粽娃娃的形状,有的是元宝的形状,有的是心形……各种各样造型不一的香包飘散着迷人的清香,凝聚了孩子们对端午节的期待。
粽“贴”织布画
布贴画技艺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贴补工艺,这种技艺也被称为宫廷补绣。在观侨,让我们一起穿越古代~
不同的布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的粗糙,有的光滑,有的还毛茸茸的呢,那接来下让我们一起欣赏布贴画的美妙绝伦吧!
粽“凉”创意扇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结合劳动课程,低年级开展了创作“小粽扇”活动。让孩子们在一做一画中,感受节日氛围,传递节日问候。
人人动手 粽“享”欢乐
三至六年级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走进教室,指导帮助孩子们制作粽子。家长们个个身手不凡,在她们的巧手下没一会儿一个个鲜绿的粽子就诞生了,家长边包边耐心地向孩子们传授着包粽子的经验:折粽叶、装米、定型、扎绳……第一次包粽子的孩子们难免手忙脚乱,不是弄坏了粽子叶就是包漏了糯米,经过多次的尝试,一片片清香的粽叶、一粒粒晶莹的糯米,终于变成了一个个诱人的粽子,整个活动现场其乐融融。
粽叶飘香过端午,幸福和谐中华情。此次端午节系列活动让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感受到端午节独有的习俗和魅力,在寓教于乐中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 让我们寻着古人的遗风,以最虔诚的姿态面向东方,守护着心中那一份对华夏文明的期盼,乘龙舟于汨罗江上,驶向前方,驶向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