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海口观澜湖华侨学校

重分析,鼓信心,明方向——观侨2022届高三天一一模质量分析会

来源: 日期:2021-11-24 人气:3001 

重分析,鼓信心,明方向

观侨2022届高三天一一模质量分析会


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三年级工作有序开展,年级组于11月13日召开2022届高三天一一模的质量分析会,反思近期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席本次会议的校领导有:许亚鹏校长、邓国宏副校长、黄春桃副校长。会议主要分为三项进行。


    本次会议由郑雯主任主持,王小勇老师负责拍摄。


1.jpg


DSC_1064.JPG


一、年级组对本次考试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由郑雯主任分析本次考试的总体情况。本次天一联考参与的学校众多,所以联考的数据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语数英的成绩排名相对稳定,较上学期期末天一,小有进步,并且还是有提升空间,各班的科任老师要想办法帮助学生提分。学生成绩的提高离不开课堂管理,因此每一个科任老师还是要严抓课堂纪律,管好睡觉、迟到、里出外进。与此同时,老师要布置有效作业和练习,让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梳理知识,作业不能过量,导致学生做不完。


 在年级统一进行的培优辅差方面,通过对比高二期末、高三第一次月考和本次天一考试的排名,要求相应负责的老师要关注哪些学生比较稳定,哪些学生波动较大,且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分析成绩波动的原因,有效助力学生逐步提高成绩。


二、备课组代表分享


 本次各备课组的发言主要围绕本学科成绩分析、提分显著模块/题目的方法分享、存在问题与下一步策略、答题感受和教师自身应提升的内容以及近期参加高考备考会的收获等方面内容展开。


语文组:杨超老师


DSC_1075.JPG


 杨老师首先对本次学科的总体成绩做了分析,通过统计各模块的得分率发现本次考试文言文和古诗提分明显,进步较大。这得益于以下教学方法:课前开展或作业布置每日一诗,保证做题状态,熟悉语体语境;加强实词积累,120个常用实词滚动抄写;高频词语,分类汇总要求学生记忆;整理断句100练,训练抓关键词能力,提高断句合理性;翻译题鼓励全员敢做,大胆推测逐字翻译争取踩中得分点。


 然后分析目前教学中存在问题及下阶段策略。

 1.客观题作答不稳定,直接影响及格率。选择题习惯性低分人群固定。策略:单刷选择题,分模块解决问题,将错误范围逐渐缩小。

 2.作答时间不合理,大小阅读花费时间过长,导致语用题不能充分思考作答。策略:当堂限时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抓关键词、关键句,以问题驱动阅读。

 3.作文写作意愿大有改善,但偏题问题还需持续关注,难以完成人数还要进一步缩减。策略:筛选重点人群,各班认领单独辅导。

 4.默写题完成度差,写错别字、记忆偏差、书写不规范失分现象普遍存在。策略:必背篇目滚动背诵过关,早读清单循环使用,有意识总结含有常用意象的诗句。


 最后杨老师谈到高考备考会的收获,高考试题结构变化不大,题型不陌生,设题点极为相似。对于作文,语文老师要关注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还有哪些文体是没考过的,多关注北京卷的考法。备课组要把握好备考的大方向,从“备考要参”中、从高考真题中、从教材中要方向。学生的整体态度还是有进步的,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想学的欲望,以此带动学生成绩的提高。


数学组:刘春雨老师


DSC_1078.JPG


 数学的提分显著模块为三角函数和客观题部分,这两块是开学以来重点复习的部分,另外大题还有三个没有复习到的模块也有提升,这是因为数学的一轮复习坚持双线并行:主干部分精细复习和以每日一题的方式来唤醒同学们对于复习不到的模块的记忆。数学组从开学就开始利用“公式天天见”和“分组公式进度跟踪”来落实数学公式的记忆。还有每周的智能周测,利用智学网做试卷分析和讲评,更有针对性!


 而数学组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有:

 1.基础模块题型得分率不高。策略:加强面批面改、规范解题过程、提高学生对于基础的重视。高频考点,反复夯实,以考代练,同时要始终对学生有希望、有热情。

 2.全年级的数学公式问题虽有改善,但还是有近一半的同学不重视。策略:挑选有责任心的组长,适当的增加一些奖惩,重新激发学生背公式的热情。


 在本次考试同步做题中,老师们体会到计算过程完整演算的重要性,还有如何加强高效细致的审题是值得思考的,答题时间的合理分配也很关键,教会学生用最好的方法最快的解决自己擅长的题型,合理统筹时间。在高考备考会中,专家提到,未来高考会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这对我们的备考有重要的启示,我们要加强集体备课,重视基础题型,重视典型题集,基础题型滚动漏洞直到消灭,增强小题训练。


英语组:吴晶晶老师


DSC_1091.JPG


 吴老师首先对英语考试中各类题型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从得分率中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然后提出具体的教学措施。本次考试提分显著模块是小作文,这是由于老师们要求学生不停地练开头结尾,以简单句为主,多多鼓励学生动笔写,特别是对于后面班级的学生,课堂管理比讲授知识可能更重要。老师要纠正学生对待学科的态度,多多鼓励孩子,增强他们的信心。


 在本次考试中,教师答题后感觉听力、读后续写需多练,另外做题需谨慎,控制好做题速度,不可“轻视”每一道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基础语法讲授,多总结做题技巧。


 吴老师还谈到,近几年,高考英语在命题选材方面,强化爱国情怀,理想信念、品德修养,知识见识等方面的考察要求,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在主题方面,老师们要注重内容需融入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落实五育并举,深化德智体美劳教育引导,传播正能量,备考方向上要时刻关注国家政策时事热点。


物理组:阮盼老师


DSC_1111.JPG


 阮老师认为,本次考试注重基础知识以及常见物理模型、常用物理方法的考查,部分试题源于课本的课后习题有所创新。呈现新情境、开放性试题,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计算能力有一定要求。得分率较高的部分主要是常规题型、基本概念辨析、以及在高一、二月考中反复滚动考试的动态分析题。


 针对学生考试中存在的基础知识理解不到位,计算能力差,不重视实验,答题不规范,平时练习不积极,缺乏物理解题思维能力等问题,物理备课组提出,教学要回归教材,落实课后习题;注重课堂实效,分层教学,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细化培优,根据考试及平时作业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培优内容;作业精选(分层布置),学生精做;成立学习小组,有针对性地做限时专题训练,提高30~40分数段学生成绩;组内积极研讨,加强相互学习和听课。


 阮老师本次考试参与答题后,感受到老师要多做高考题,最新的模拟题,把握高考考向和动态,在一轮备考复习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在平时课堂上要多给学生传授一些解题技巧,特别是提高做选择题速度的技巧;板书解答题时,以身作则规范解题步骤,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有的教学措施,落实才是最关键的,特别是课后的强化落实。


化学组:王竹兰老师


DSC_1139.JPG


 王老师首先分析本次考试学生进步的方面:实验题得分率不错,包括表述型的问题学生有按一定的答题模板书写,早读清单有起作用;结构模块A层班级得分率也高,得益于每周天一套题的固定训练;氧化还原反应的难点有突破,前一次月考后的滚动训练有一定效果,方程式的书写有进步。


 而不足方面有:复习进度没跟上天一的进度(结构模块未复习),B层学生遗忘大,没时间自主回顾,会的还书写不规范或答题不认真;题目依托复杂情境的分析,学生阅读量跟不上,或者遇到陌生反应有惧怕心理,无从下手;题量大且综合性强,学生因提取信息能力弱、做题时间紧张、答题不仔细而失分。


 下一阶段教学策略应放在:抓结构模块知识点的落实,要求学生加强审题能力和答题规范,注重学生书写方面的落实,多练多改;加强化学用语规范书写练习,利用课前5分钟或晚修时间进行听写练习,全批全改,当堂落实,有必要的一对一纠正落实;滚动训练分析工艺流程和实验题,要求有能力的学生保持做题;加强学生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以谈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王老师还谈到,本次的考题对知识储备量要求很高,面对陌生方程式从常规思路分析,答题时间要安排好。参加高考备考会,感触是要相信高考不是为了考倒人才,所以回归教材,回归基础才是主要的备考方向。而我们学生的阅读量,阅读理解能力都需要加强。


生物组:丁攀老师


DSC_1142.JPG


 丁老师首先从各班成绩对比和与其他学校成绩对比两方面对生物学科的总体成绩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了具体题目得分率,找出本次月考暴露的问题:学生基础知识点掌握不牢、张冠李戴、记忆错乱;答题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识别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不能使用精确的语句答题;有些学生考试期间马虎,答案差错多,不是去思考,而是乱猜;图文结合题失分多,识图能力弱;不能规范答题,对原因的解释词不达意;普通班尾巴太大,甚至基础概念不能掌握。


 针对以上问题,下一步的教学策略有: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重在学生练题,练完后,提出问题相互讨论及教师解答;提高复习资料的使用率;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提高笔记本的使用效率,精讲多练、多写;加强每节课结束前的默写作业,重基础、重概念,尤其是普通班;作业方面适当增加限时限量的综合练,并做到对重点生的面批面改。


 他还谈到本次考试的体会是,要多做题,多做新题,多做高考真题;让自己多处于高压状态,形成持续的生物学思维方式;注意新高考的生物科题量和阅读量,琢磨题目的合理分配时间,并引导学生做相似的训练;总结常见题目的思维顺序和答题顺序,教会学生能够规范答题,并提高答题效率;课本黑体字要尽量与原文一字不差地记住。参加备考会的感想是,简答题要答得尽量精准,让改卷老师没有扣分的理由;关注社会热点,不能一味机械做题;遗传题的占比会提高,难度加大,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多做新题,18年以后的真题要多做,19年两套模拟题都要多研究,研究考向。


历史组:吴荣尧老师


DSC_1146.JPG


 吴老师首先从班级成绩和各题型答题情况分析了历史学科考试的总体情况,学生进步的方面有:学生答题格式日益规范,在材料分析题中能做到分点、分段答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找到答案的能力有明显提高;论述题格式掌握情况有所改善。


 而下一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课上要加强学生对历史术语积累和运用。在考试应中用历史术语答题;引导学生将题目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答题;部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不足,在论述题的阐述部分未能举用对应的史例,也没做到史论结合。


 因此后续的教学措施是,加强检查学生记忆背诵知识点的力度,老师加强对练习的检查;两天一练的问答题,要求学生认真答题,并通过面改,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答题出现的问题,指出卷面问题、知识点盲区,减少错误;打卡式学习,在每周两次知识点抽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做到一周一问;课下要求学生口述某节课的知识点;针对后面班级学生自觉性不强的特点,应成立学习小队,让优生带动差生,培养好习惯后,再向外扩散。


地理组:王鹏飞老师


微信图片_20211201204029.jpg


 王老师首先分析了本次地理科考试的成绩,从备课、上课、辅导、教法、资料选取,教学进度等方面反思本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的原因。相较上次考试提分显著模块是地理图示的判读,这是得益于备课组的老师们编制区域图示练习和课堂重视图示教学,讲解图示的分类及各类型的判断技巧,且在编制导练案练习时,情景材料的选取,多以图示为载体,充分训练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本次考试存在问题有:审题能力有待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表述能力有待提高,有错别字和涂墨疙瘩等现象等。对策是注重基础教学,注重图示教学,落实导练案和课时练习,向课堂要效益;注重课上课后的辅导和培优辅差,找典型树榜样,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品质;多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需要什么,以学生为主,实时改变教法。


 他还谈到在考场上答题可以提升心理抗压能力,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书写能力,提高了学科基本素养(学科知识、分析思路、判断技巧、综合、表述等能力),以及时时关注最新的地理信息,找出不足,不断充电。老师下题海,学生驾轻舟。


三、领导发言、小结


DSC_1160.JPG


黄春桃副校长:

 黄校首先肯定了与会老师的准备充分,但要注意会上交流内容的把握。


 1.各备课组要做好教学进度的平衡。本次考试除了双语,其他各科进度都没有跟上。各科要注意一轮复习的时间节点,不能拖沓而影响综合题的训练。


 2.如何看待成绩。成绩的分析要与省均分比较,必须努力突破省均分,省均分是人数最密集区,不突破学生很难报志愿。而在与其他学校对比时,我们要有危机意识,拔高排名才能吸引更多的生源。在班级之间的成绩比较时,备课组应分析每个题的得分情况如何、问题在哪、答题策略有哪些等问题。培优辅差方面,辅差的提高相对较好,培优不太理想,但培优的老师要树立信心。


 黄校还肯定年级要求老师参加考试这种做法,可以促进老师们反思自身是否建立了知识网络的结构以及教参与教材如何融合等问题。老师要在平时做题中也要当考试,发现自己的问题,在教学中才能注意,时刻把自己当成学生。


 3.教师备考策略及高考方向。备考的方向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知识,并引导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老师要思考如何把核心知识形成问题让学生能够学会解答。学生的基础不扎实问题在于课堂,教师要反思当堂测练到底有没有到位。不要总是被积极回答的几个学生带跑,学生全员落实到位。教师还要利用作业的反馈来修正教学。不是练的多才是好,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学会找到每一个知识点失分点、知道自己是怎么错的,把题目练精。


DSC_1165.JPG


许亚鹏校长:

 许校首先鼓励全体的老师要有信心,观侨的凝聚力是不断提升的,学生成绩也是在上升的,所以老师、学生、家长都要有信心。


 而成绩的进步首先来源于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础能力的培养。分层教学要区分到位,厘清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目标,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答题,而不是广泛答题。


 其次优化我们的备考方向。要走出去,多听课学习,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备课组交流时要评估教学的内容、复习点是否有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各科组可以利用好侨中展示课的机会,让老师多学习交流,并且学校也可以牵头邀请侨中的老师参与我校高三各学科的课堂进行教学诊断。


 各备课组都提出了很好的提高成绩的方法及下一阶段的教学策略,老师们要学会在跨学科之间相互交流和借鉴。教师一方面要努力做到将学生的学法指导落实到每个知识点,进行有效的限时训练;另一方面要不抛弃不放弃,帮助学生总结得失,关注学生的状态,多表扬和鼓励学生。


 最后要求年级要尽快制定目标,指定各层次学生的目标,将目标细化,将任务分解。让老师们明确应该关注哪些学生,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


DSC_1169.JPG


 本次质量分析会,给全体高三老师鼓舞了干劲,增强了信心,进一步明确了下一阶段的任务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为高三下一次的进步奠定基础。反思是进步的必经之路,相信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高三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高三年级的教学工作必会迈向更好的台阶。